内存条在电脑中的作用是什么?

「内存(RAM)」就是做数学题时的草稿纸

当我们解很复杂的数学题时,通常不会直接在答题卡上写出最终答案,而是先在草稿纸上把复杂的计算过程一步步写下来,最终获得答案,写到试卷上。

计算机的「内存」就像是张草稿纸,它的作用是提供临时存储空间,让计算机可以顺畅地完成复杂的运算。

1. 计算机运算离不开内存「草稿纸」

计算机的运算其实非常复杂无法心酸,必须依靠一个中间存储区来暂存计算过程。无论是打开一张图片、运行一个游戏、播放一部电影,这些任务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。

计算机不会直接在硬盘上进行运算,会把正在处理的数据先放到内存中。

更形象地说,计算机的计算过程更像是一场只考填空题的数学考试。在这场考试中,我们最终要写在答题卡上的只有答案,而所有的计算过程都发生在草稿纸上。

考试结束后,草稿纸上的内容就不重要了,可以直接丢掉。同样,计算机在运行程序时,所有的计算和数据处理都发生在内存里,而最终的结果才会被存入硬盘中。如果计算机关机,内存里的所有数据都会清空,回到最初的状态。

2. 草稿纸不能太小,否则会拖慢计算速度;太大也没有意义,大小够用就行

假设你做数学题的草稿纸只有几平方厘米大小,只能写下几个数字,那就太小了,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计算。你只能不断擦掉旧的再写新的,这样计算就会变得极其低效。

同理,如果电脑的内存太小,比如只剩下几百MB,那每当你打开一个程序,计算机都会因为内存不足而不停地腾挪数据,导致电脑变卡,甚至完全无法使用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「内存爆了」。

如果你的草稿纸足够大,你就能一口气写下完整的计算过程,不需要反复擦写,自然就能又快又顺利地完成考试。同样,如果电脑的内存足够大,它就能同时运行多个程序,计算效率也更高,不卡顿。

不过最终决定你计算速度的还是你的脑子够不够好使,草稿纸大小够用就行,没必要搞太大,虽然没啥副作用,但基本都浪费了。不如提升一下脑力(CPU)。

3. 计算完成后,草稿纸就会被清空

内存不像硬盘可以长期存储数据,一旦计算完成,就会直接擦除,恢复成一张空白的「草稿纸」。

同样,在计算机里,最终的结果会被存到硬盘里,而所有临时的计算数据都会随着程序的关闭或电脑的关机而消失。这也是为什么电脑一旦断电,未保存的文件就会丢失——因为它们只是在「草稿纸」上,还没来得及抄到硬盘上。

4.「双通道内存」= 同时使用两张草稿纸

除了草稿纸的大小,草稿纸的使用方式也会影响计算效率。

想象一下,你在做一场数学考试,你的草稿纸只有1张,由于计算机的特性,你需要在这张纸上依次写下计算过程。

但如果你把同样的大小的草稿纸一撕二,就有2张草稿纸,你就可以在第一个草稿中遇到复杂问题时去第2张纸进一步打草稿,就可以同时在两张草稿纸上计算不同的内容。(再有,由于计算机的特性,你拥有左右开弓的能力,比如左手计算第一题的步骤,右手计算第二题的步骤。这样,整体计算速度就会大幅提高,因为你可以同时处理更多数据,减少等待时间。)

正因如此,在配置内存的时候,都会强调要配2个大小相同的内存条,比如装机时的32GB内存,实际就是购买2根16GB的内存条,分别插在主板的2、4槽位,来达到双通道提速的效果。

5. 草稿纸的大小不影响计算能力,但会影响计算效率

在数学考试中,你的解题速度主要取决于你的大脑(CPU等硬件)以及解题技巧(算法),而不是你的草稿纸多大。在满足计算需求的前提下,即使有再大的草稿纸,只是有更多地方留白,计算能力也不会变得更强。

总结

  • 内存 = 草稿纸,只负责临时存储计算过程,不保存最终结果。
  • 硬盘,存储草稿纸上的最终结果,不管中间过程如何计算。
  • CPU+GPU+…… = 大脑,决定计算能力。
  • 内存过小 = 草稿纸不够用,会导致计算效率变低,极端情况无法完成计算。
  • 关机后内存清空 = 草稿纸用完即丢弃,不保留数据。

至于「内存条」,就是封装内存的一个条,主要由提供内存空间的内存颗粒&控制内存颗粒的主控两部分组成。

作者:WouldYouKindly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2016896432/answer/103319070985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发表回复